福 州 长 乐 普 济 寺

   

    Fuzhou  Changle  Pujisi

佛学开悟:七圣财--- 脱离轮回的必备资粮

 佛学开悟:

生命的存折—“七圣财”

 脱离轮回的必备资粮

  IMG_256

 

宝积经四十二曰:“云何圣佛教当中的财产观,除了肯定如法的经营与赚取之外,佛陀更提倡别人抢不走、不会被五家侵夺(水、火、盗贼、王官、子女)的生命资产,也就是七圣财:信、戒、闻、舍、慧、惭、愧。信(信受正法)、戒(持法律)、闻(能闻正教)、惭(自分有惭)、愧(于人有愧)、舍(舍离一切而无染著)、慧(智慧照事理),如是等法,是谓七圣财。彼诸众生不护此故,名极贫穷。

涅槃经十七曰:“有七圣财,所谓信戒惭愧多闻智慧舍离故,故名圣人。”二卷法句经上曰:“信财戒财,惭愧亦财,闻财施财,慧为七财。”维摩经佛道品曰:“富有七财宝,教授以滋息。”报恩经谓人生世间。祸福从口生。当护于口。甚于猛火。猛火能烧一世。恶口能烧无数世。猛火烧世间财。恶口烧七圣财。口舌皆凿身之斧也。七圣财谓一信,二精进,三戒,四惭愧,五闻舍,六忍辱,七定慧。七者能资用成佛。

 

      IMG_256

世间的财富并不坚固,容易因各种原因而损失。拥有这七种圣法财,无论男女及身份,都能获得现生及来世的善果。有智慧又有福报,这是善根深厚的贤者才能识得,并且依之奉行的真理。

学佛修行,是一条漫长而又艰辛的路程,想从烦恼杂染的凡夫,蜕变成为解脱清净的圣者,“七圣财”的资粮必不可少,循着佛陀所教示的次第而行,方可解脱轮回,成就菩提大道。

 

      IMG_256

 

1、       信财

就是有了信受正法的财富。因为佛法是佛陀教导众生离苦得乐,了生脱死的方法,能够信受三宝,净心不疑,必能趋吉避凶,蒙佛护念。信有如双手,人一走进佛陀之宝山中,就能够自由自在的采取宝物。有了信,就能够增长一切的善法,除灭所有的疑惑。所以信是学佛人的第一财富。

2、       戒财

戒财就是谨守佛陀戒律的财富。戒是清凉剂,有了戒就能防非止恶。有了戒是进趣佛道的要具。有了戒则德熏四方,其香无比。有了戒,必能够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。有了戒,则止恶之念,恒存不失,它是善法的梯楷。戒是学佛人的第二财富。

3、闻财

闻财就是有能够听闻正法的财富。佛法难闻是四难之一,能够听闻了义之佛法,就有了得度的因缘,是十分殊胜的财富。闻法是闻于心,不是闻于耳。当今之人,福报极浅,一打开收音机,电视机,所收闻到的不是诲淫就是诲盗,听闻这些迷惑颠倒的音声,怎会证道,远离苦果呢?所以学佛人要有听闻正法的财富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IMG_256

 

4惭财

惭就是对自己的行为,深加反省,一旦有了过错,马上生出羞耻心,力誓改过。常言:「不怕念起,只怕觉迟」。能够时时觉察自己的过失,就是有向圣之心,这样离道自然不远。所以学佛人须有惭财。

5、       愧财

愧是能够检省自己那些事愧对了别人,而发露忏悔。时时替别人设想,是菩萨度众的悲心。能够彻底扫除内心之贡高我慢,心存恭敬,永不造愧人恶事,这样心中有所觉悟,则光明在望。这是学佛人必须有的财富。

6、       舍财

舍就是能够舍离一切,而心无染着。世俗人被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所牵绊,生生世世,在六道中轮回不息。修行人能够舍离这些贪恋,万缘放下,所谓放下布袋,何等自在。有了舍的境界,内心一片平等,毫无执着。这就是学佛最好的财富。

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IMG_256

7、       慧财

慧就是具有通达事理,决断疑念的能力。有了慧,就能生道,就能够断除烦恼,光明无量。它是修行人所追求的境界。但必须前面六财先具足,才能得到这个慧财。

从对佛法有真诚的信心开始,进而恪守佛化的道德戒行。常怀惭愧心,去净观、身心内外一切诸法的善恶染净,再以智慧去分别抉择,而广行利人利己的一切善行,改正损人利己、损己害人的一切恶行,即是信奉佛陀教法的真佛子。

七圣财是出世间的财宝,只要努力行一分,就得一分的实益,它令修行人身心安乐,智能通达。愿善信们人人发此圣财,获得真正吉祥如意,步步迈向圣人境界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IMG_256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以上资料来自网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