受持菩萨戒的功德与利益
受持菩萨戒的功德与利益
《菩萨璎珞经》中云:受持菩萨戒者“有而犯者,胜无不犯”。“有犯名菩萨,无犯名外道”。是说有人受了菩萨戒之后,就有无量无边的功德,即使犯戒也原声本人未受菩萨戒的情况,更胜外道。受大乘菩萨戒,既得如是广大功德,因此奉劝诸善男信女,凡是信仰佛法皆应求受大乘菩萨戒。既有百益而无一害,何乐而不为呢?
菩萨戒有:在家优婆塞菩萨戒,有名出发心菩萨戒(俗称六重二十八轻戒)。以及梵网菩萨戒,即究竟菩萨戒(俗称十重四十八轻戒)。《菩萨璎珞经》中云:佛子受十无尽戒已(十重戒),其受者,过度四魔(即不受烦恼魔、五蕴魔、死魔、天魔四魔的障碍)。从生至生不失(菩萨戒体),因此,常随行人乃至成佛。
(1) 菩萨戒是三皈、五戒、十善之展开和提升。同时三皈、五戒、十善是一切大乘戒律的基础。使我们必须应该受持的。受菩萨戒是现在始,至尽未来劫,生生世世皈依三宝。与尽形寿(今生今世)的三皈五戒、皈依三宝不同。且菩萨戒以三聚净戒为中心,即:摄律仪戒(持一切净戒)。摄善法戒(修一切善)。饶益有情戒(度一切众生)。度一切众生往生佛国净土圆成佛果。
(2) 受戒持戒是为法界一切众生而持。在一切众生上得分,而犯戒是针对少数众生而犯,犯戒是行菩萨道过程中而犯,股经云:“有犯名菩萨,无犯名外道”。因受戒者自然契入同体大悲。例如: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,愿法界一切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圆成佛果。念一声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,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。受戒者念佛的力量极大,引诱菩萨戒体故。受戒后或念佛、持咒、为众生回向,或印经书、放生、财法布施,或请法师讲经。或精进修行,修六度万行等等,种种方便度化。
(4) 受戒持戒者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易上品往生,据《观无量寿经》九品往生,上三品为大乘菩萨根性者往生。
(6)受持菩萨戒是重在积极的行善,而不仅仅是消极的止恶。进而愿一切众生,皈依三宝,发菩提心,自利利他,的究竟解脱,圆成佛果。
(9)《菩萨璎珞经》中云:“法师能于一切国土中教化一人出家受菩萨戒者,是法师其福胜造八万四千塔”。“其受戒者入诸佛界菩萨数中,超过三劫生死之苦。”
(10)在我们的娑婆世界,菩萨戒的得戒师是释迦牟佛,羯磨师为文殊菩萨,教授师为弥勒菩萨,一切如来为尊证,一切菩萨摩诃萨为同学。经佛菩萨次第相传,由罗什大师传到我们的出家法师。
(11)受菩萨戒条件有二:其一.感戒之善,须真心发菩提心,切实行菩萨道。发菩萨愿。其二.无障戒之恶,无出佛身血,杀父杀母,极逆等罪。
菩萨虽持一戒,要比小乘持具足戒的功德更大,因为菩萨戒的每一戒都是“无尽戒”;持一戒,即在一切众生分上得到持戒功德,众生之数无量,持戒的功德也就无尽了,所以受持菩萨戒的功德之大,大得无法比喻。
《华严经》说:“戒是无上菩提本。”《梵网经》说:“微尘菩萨众,由是成正觉。”教化他人出家受菩萨戒的功德是很大的,自己受菩萨戒的功德,那就更大了。
犯戒罪过:有人以为受戒固然功德很大,犯戒的罪过也很大,唯恐受了戒不能坚持不犯,所以没有勇气受戒,在这里却明白地告诉你:“有而犯者,胜无不犯。”为什么呢?
这就是菩萨戒的功德作用了,因为持戒是对一切众生持的,所以在一切众生中有功德,犯戒则绝不可能对一切众生而犯。
失戒情况:菩萨戒不是“尽形寿”受持,而是“尽未来际”受持,所以命终不舍戒,菩萨不拒性别与变性(男女身互转)之人;所以二形不失戒。
菩萨戒只有在两种情形下失戒:一是犯了重戒,二是故意舍去大菩提心。犯重戒有两种:一是破重戒,是以上品烦恼缠犯(如故意杀人);二是污重戒,是以中品烦恼缠犯(如过失杀人,不加注意而误杀人)。
舍大菩提心,即是对人宣布不做菩萨了,或者不相信有菩萨行了,或者以为大乘不如小乘好而不学大乘法了,乃至不信佛法而信外道了,这都成为舍菩萨戒的因缘。
有犯不失:菩萨戒一经受得之后,从生至生,直至成佛,都是永远随逐的,因为戒体是一种无形状无表象的无漏色法(物质体),当它一经熏上了我们的本性理体之后,只有被遮没的可能,却没有失落的可能了。
“重受”或“更受”,乃是以外在的佛菩萨(他)力,为引发先前曾熏受的戒体,使之恢复其戒力功能而已。
现在一般人对持戒有一种畏惧之心,就是怕自己持不好戒,罪过很大,会下三恶道。其实,受菩萨戒的前提是要发菩提心,受了戒就跟成佛结上了缘。能够跟成佛结上缘分,比不受戒而没有缘分来得强。
宁可受菩萨戒,犯了重戒下地狱,也比你不受菩萨戒好。为什么呢?因为结上了缘分,所以下地狱出来后还可以成佛。永远不受菩萨戒的就没有这个缘分,无量劫还要轮转,也还是要下地狱。
受了《梵网经》十重四十八轻戒的,前面的十重戒要注意,不要去犯。其它的四十八条轻垢戒是可以忏悔的,犯了后忏悔能够忏除。更何况受了菩萨戒,我们就有菩萨戒的戒体,有这个戒体,就有佛力的加持。
如果不受这个戒,当对境生起的时候没有戒律的护持,就一定会犯。如果你有戒体的话,遇到对境,戒体马上产生作用,你就不会去犯。所以,还是要勇敢地来受菩萨戒。受戒对自己有好处。
三者福田殊胜,假使有人供养满世界大阿罗汉,不如供一受菩萨戒者。
五者灭罪殊胜,受戒破犯,犹胜外道,以戒威力,设堕恶道,受罪轻微。
六者受胎殊胜,受菩萨戒者,若有胞胎,常为天龙善神,共守护故。
八者果报殊胜,受菩萨戒者,当生莲华藏海,受法性身,一得真常,永不退转。